河南按照“根扎實、線聯通、網織好、數用活”的建設思路,積極推進智慧旅游大數據創新應用,加快打造“智慧景區”,初步構建了方便快捷、優質高效的智慧旅游服務體系。 一、主要做法 1.打造智慧景區。為滿足游客多元化、個性化需求,河南積極延伸智慧旅游服務,以智慧景區建設為突破口,大力推動“互聯網+旅游”跨界融合,通過在全國率先發布《智慧景區建設評價規范》、開展智慧景區鉆級評定、對智慧景區進行資金獎補、創新示范應用等多措并舉,培育出一批以龍門石窟、云臺山、清明上河園為代表的龍頭智慧景區。 2.加快平臺建設。為提升游客幸福感和滿意度,河南搭建“掌游中原、老家河南”移動服務平臺,通過整合刷臉IOT、線下支付、AI、云計算等技術,推動景區實現模塊化接入,現已貫通110家4A級以上景區,形成全省小程序矩陣,讓游客遠程能夠享受到電子購票、快速入園、地圖導覽、語音講解、信用游玩、咨詢投訴、智慧餐飲、智慧酒店等一系列服務,實現了平臺引流、景區受益、聯動服務,打通智慧旅游的最后一公里。 3.強化信息共享。河南通過加強行業內部信息化系統的集成和功能對接,加快消除信息孤島;建立與公安、交通、氣象、工商等部門的數據共享機制,加強信息資源整合,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,提升智慧旅游的質量和水平;加強與中國移動、中國聯動、中國電信等通訊運營商和高德、騰訊等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合作,匯聚更多旅游數據資源,開展旅游大數據分析,滿足不同游客需求。 二、主要成效 河南4A以上景區基本實現了實時信息發布、語音導游導覽、電子售檢票、在線交易和一鍵救援等服務,“互聯網+”龍門、智能云臺山的智慧景區建設模式叫響全國。 1.“互聯網+旅游”。龍門石窟推出“詩歌龍門”在線運行,用三維展示打造出“詩和遠方”美麗龍門新畫卷;云臺山通過推出智能云臺—感動每一位游客,體現旅游服務新理念;清明上河園通過智慧化建設實現10分鐘無障礙服務;嵩山少林景區建成全國首個無感停車場;紅旗渠景區與中國聯通聯合開展5G智慧旅游應用,設立全國首個5G創新示范應用基地,智慧旅游已成為河南景區高位發展的新引擎。 2.智慧旅游開放平臺。平臺實現150家4A級以上景區的高清視頻、景區客流、國內旅游組團、旅游大巴等實時監控,接入95家星級酒店在內的400多個旅游企業單位基礎數據,并與交通、工商等部門實現數據共享,在春節、五一假期等重要節假日發布出游指南、出游預測等大數據報告,指導市場營銷活動,服務游客合理規劃旅游線路,受到廣泛歡迎。(來源:發改委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