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每年茂縣農產品銷往浙江省達2000萬?!卑尉W貿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陳亮說。相隔2000多公里的浙江玉環市,為茂縣的“電商致富之火”添了一把柴,通過出謀劃策、拓展銷售渠道、培養人才等多種方式助力電商產業發展。2019年,茂縣實現互聯網銷售達3.8億元,累計銷售農特產品3.2億元。搭乘東西部扶貧電商快車,茂縣成功孵化阿壩網貿港科技有限公司。 茂縣農產品銷量在短短幾年內實現指數型增長,車厘子、青脆李、蘋果等多種農產品富了農民的口袋,曾經的貧困縣走上了致富的道路。 誕生 全縣互聯網銷售總銷量超3.8億 “我是孵化的比較成功的一個?!卑尉W貿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陳亮用一種調侃的語氣,透露出公司目前良好的運營狀況。 借助浙江電商資源優勢以及人才優勢,茂縣探索形成了品牌共享、渠道共享、推廣共享、人才共享、成果共享的“共享電商”新模式,走出了一條貧困戶“鋤頭+鼠標”的脫貧增收新路子。 以對口支援項目資金為帶動,總計投資4000萬元推進茂縣生態農業綜合(扶貧)開發產業園區項目建設。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,改善園區周邊交通條件,建成臺茂路;完善園區產業鏈,建立冷鏈區、物流倉儲、配送中心及產業園區等配套項目,通過種種舉措,優化招商環境,拓寬了茂縣農特產品銷售渠道。 阿壩網貿港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借助“互聯網+”優勢,積極舉辦“直播帶貨”“消費扶貧”等活動,讓政府一把手和當地網紅主播成為帶貨達人,用互聯網流量為農產品銷售持續加碼。今年,政府與公司聯合舉辦的“車厘子直播采摘節”和“茂縣有李直播采摘節”,兩場直播活動總計帶貨70余萬元。 僅2019年,茂縣實現互聯網銷售達3.8億元,電商平臺銷售額達2000余萬元。 發展 培訓7000余人次 在阿壩網貿港科技有限公司的走廊一側,“中國夢、民族夢、農民夢、我的夢”的標語占據顯眼位置?!拔覀児鞠M麕椭习傩胀貙掍N售渠道,帶動脫貧致富?!标惲翆⒐径x為農民與政府、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梁。 在浙江省溫嶺、玉環以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的支持下,茂縣已建設完成1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、1個物流倉儲配送中心、107個鄉(鎮)村電子商務便民服務站點并成功整合全縣12家快遞、3家快運、3家物流公司鄉鎮業務,通過電商培訓進農村系列活動,培訓本土電商人才7000余名。 同時,眉山東坡區在技術和服務上也大力支持茂縣電商發展,2019年通過采購扶貧大禮包、幫助設計包裝等方式助推茂縣精準扶貧工作再上新臺階。 為了更好地服務貧困戶,讓“互聯網+電商”模式下沉至基層,阿壩網貿港科技有限公司與1040戶貧困戶簽訂優先采購協議,并將貧困戶的農產品信息,通過后臺運營的方式生成專屬二維碼——“一戶一碼”。 貧困戶可通過二維碼售賣農產品,針對沒有農產品銷售的農民,也可整合周邊鄰居農產品資源賺取提成。南新鎮別立村貧困戶江濤,通過平臺將自家1359斤冰糖心蘋果賣向溫嶺玉環市場,為農戶年增收近4000元?!巴ㄟ^‘互聯網+電商’的模式,改變了過去因交通運輸不暢通,農產品難以運送出去的問題?!苯瓭f。 扶貧先扶智,人才培養是關鍵。茂縣政府大力開展電商培訓進農村系列活動,已培訓本土電商人才3756余名?!爸苓叺暮谒h、若爾蓋縣等地方都會到我們這里培訓?!标惲琳f2019年正式開展電商培訓后,相比2018年的電商銷售額增加了102%。 升級 農特產品品牌化 茂縣是最大的羌族聚集地,同時容納藏族、回族、漢族等十七個民族。在阿壩網貿港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中,就包含藏、羌、回、漢四個民族。 在茂縣生態農業綜合(扶貧)開發產業園區,藏、羌文化相互包容、相互發展?!拔覀兿M趯ν怃N售產品的同時將羌族文化傳遞出去?!标惲翆⒐井a品分為4個大的種類,但每一類都有一個“爾瑪”的前綴。在羌族語言中,“爾瑪”是對于自己的稱呼,意思是本地人。 “我們產品的包裝是請設計師專門設計的,融入了羌族的特色服飾、羌繡等文化元素?!标惲吝€利用大數據的反饋,及時調整文化傳播策略。羌繡最初的銷售是以繡品的形式呈現,偏向于裝飾,但因銷售效果不理想,固而調整為將羌繡融入實用性的小物件中,例如枕頭、鞋墊。經改變過后,銷售數據得到提升。 除此之外,茂縣還在浙江省玉環市的大型商超里設置了“羌藏元素體驗館”,讓大家近距離感受觸摸羌族、藏族的文化。 在電商平臺的支撐下,各族群眾以互聯網為紐帶,將各民族文化和特色產品匯聚在一起,互相了解,共同進步。(來源:中國網)
|